形势政策

重点新闻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垂不朽——我校师生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

11月30日下午,敬爱的江泽民同志逝世噩耗传来,校园沉浸在巨大的悲恸之中。我校师生收听收看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以各种方式悼念这位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缅怀江泽民同志的光辉业绩,颂扬江泽民同志的伟大情操和崇高品质。12月6日,学校降半旗志哀。 12月6日上午,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学校全体住值校级领导、党委委员,副处级以上干部,分别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多功能报告厅、雁塔校区一号教学楼报告厅集中收看大会直播,其他干部师生自行收听收看。 追悼会伊始,全体人员集体默哀三分钟,悼念敬爱的江泽民同志。礼毕,人们神色哀伤。 我校师生决心化悲痛为力量,把对江泽民同志的悼念转化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垂不朽! (供稿:党委宣传部  摄影:朱风翔 周晓飞)

综合新闻

张荣刚副校长为经济法学院研究生讲思政课

12月5日下午,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荣刚教授为经济法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上了一堂题为“面向数字治理的新莆京app电子游戏硕士生成长与发展”的思政课。思政课由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梅主持。 张荣刚指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中国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是属于当下的新兴学科。作为法学专业研究生要了解并掌握如何进行数字治理研究,如何在面向数字治理的环境下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张荣刚在课堂上还分享了关于幸福的看法,指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收获的幸福都离不开自我的努力与奋斗。希望同学们充实地度过研究生阶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李建梅代表经济法学院师生对张荣刚副校长给研究生讲授的思政课表达诚挚感谢。她表示,面对快速发展的数字社会以及党中央提出的数字中国的建设目标,全院师生都应该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结合自身与社会的发展,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以乐观的精神状态面对挑战,脚踏实地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校领导讲思政课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开展立德树人、落实校领导“五联系”制度、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经济法学院将坚定不移地将这一重要举措贯彻落实到底。 (供稿:经济法学院)

校园动态

国家安全学院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学骨干培训开班仪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营造青年学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强团学骨干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2月2日晚,国家安全学院通过线上视频会议方式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学骨干培训开班仪式。院党委书记李政敏、院长舒洪水、各年级全体团干部、学生党员线上参加。研究生辅导员王卓主持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王卓宣读了《国家安全学院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学骨干培训班的实施方案》,介绍了具体培训内容、培训安排和培训期间的纪律要求。 舒洪水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国家安全”为题作培训班动员讲话,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培训班的重要学习内容,读原文、悟原理、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动力。二是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结合国家安全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勇于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三是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日常学习和科学研究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维护国家安全。 开班仪式上,李政敏以《深刻认识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为题,为团学骨干培训班学员讲授第一课。 本次培训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邀请学院党政领导、教师、学工干部陆续进行专题授课。培训围绕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视频设置学习内容,通过讲座、分组讨论、观看视频的形式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

学术频道

我校举办"让航空重新连接世界"第28个国际民航日纪念论坛

为纪念第28个国际民航日、了解民航前沿领域、分享民航领域最新研究成果,12月7日,我校举办了以“让航空重新连接世界——疫情后全球航空业恢复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主题的纪念论坛。论坛由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与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莆京app电子游戏国际法研究中心主办,新莆京app电子游戏国际法学院承办。 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瀚、我校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张超汉以及来自国际民航组织、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新莆京app电子游戏、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莆京app电子游戏的专家、学者和同学共225人参与了论坛。论坛由国际法学院张望平副教授主持。 王瀚从疫情后全球航空业恢复性增长所面临的形势、国际航空法律体系最新立法议题和航空业恢复性增长法律问题的梳理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指出全球航空业恢复不仅受到新冠疫情防控制度性措施的影响,还受到乌俄冲突的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经济总体萎缩和低迷、能源危机导致航空成本上升、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的影响。王瀚就疫情后航空业恢复性增长,指出了航空业面临两大转型的问题:一是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的执行对航空业的影响;二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所引发的航空数据化和智能化的转型问题。同时,王瀚提出了三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是航空安全领域的法律问题;二是乌俄冲突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三是疫情期间航空业萎缩引发的履约风险、航空破产、债务重组等法律问题。对中国民航未来发展,王瀚认为低空开放、公共航空、私人公务机以及电动空中飞行汽车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并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关注航空业的新动向。 张超汉以《国外航空航天法研究的新动向》为题,为同学们介绍了国外航天航空法研究的代表性机构,代表性学者以及国外航空航天法研究的学术载体,并分享了国外航空航天法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新动向,结合国内航空航天法研究的框架和体系,对国内外航空航天法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同时介绍了新莆京app电子游戏航空航天法研究的基本情况,激发了同学们对航空航天法研究的热情。 另外,我校国际法学院博士生贾乔、硕士生袁相、本科生蔡漪澜分别以《〈北京公约〉规则与实施视阈下我国航空安全治理体系之构建》《国际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政府责任的审视与反思》《航空旅客信息记录制度与外国公民信息保护制度法律冲突之探究》为题做了发言。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国际民航组织法律委员会主席陈秀花女士以及国际民航组织对外关系与法律事务局副局长丁春宇先生的肯定与祝贺。论坛学术氛围浓厚、主题发言颇有深度,引发了与会嘉宾对航空法研究的热情,开拓了参会同学的学术视野、激励同学们继续努力,一道为全球航空业的创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供稿:国际法学院)

媒体报道

【西安日报】魏奇: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魏奇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专章论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充分肯定了十年来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其他部分任务部署也都有与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论述,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稳步迈进的坚定决心。 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和动员令,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其中,涉及教育、科技、人才都有一系列指标和任务,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还有“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诸多指标,都和教育、科技、人才密不可分。这意味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之中,教育处于并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科技强盛不断注入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一系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单纯就教育谈教育,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发展不仅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更要准确把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和供需规律,从更为宏观的视角认识教育的定位与使命。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提高我国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代会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表述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且在以往的报告中,教育往往与民生相关。如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谈到了“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下,提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则与科技和人才三者并列,并单独列为第五部分。从表述的侧重点来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教育公平”,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关键词则是“教育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则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这一方面与中国教育的发展阶段相关,更凸显了党对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新时代关于教育建设的论述,分别回答了要不要建设教育强国、如何建设教育强国、如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问题。 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强调了新时代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为”方针,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建设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系列战略擘画,充分说明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对强国强军的重大意义。那么在新征程上,如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如何解决人才评价、教育评价、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教学科研评价等深层次问题?面对中国人才和科技在西方遭遇的“围堵”,如何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如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系列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夯实现代化建设人才基石。这就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按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全面发挥教育在自主培养各类基础性人才方面的条件性作用,深化发挥教育在集中培育各类高端人才方面的主体性作用,拓展发挥教育在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方面的发展性作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作者系新莆京app电子游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